第(1/3)页 似乎发觉自己的语气太冷漠了,叶甫根尼娅又连忙补充道。 “我和他从18年之后就没有联系了。” “当时我父亲的心理濒临崩溃,把对母亲的仇恨转移到了我身上。” “其实我过的比他更糟糕!” “同一时期的大学内部已经被极断的*民*(米卒)组织渗透。” “像我这样的‘叛徒’很难继续在那里上学。” 说到这里,她停顿了片刻,似乎在等待陈轩消化她话里的内容。 关于这方面的事情,陈轩只在新闻上粗略的刷到过。 乌科蓝的乱不仅是因为地区局势和经济的影响。 更是因为其国内各大Dang哌林立。 事实证明了Dang哌过多并不是皿煮的典范。 反而是走向混乱无序的征兆。 在这样的情况下,乌二毛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不足为奇了。 战争不会对Z连司机造成多大影响,受到伤害的永远只有平M。 而极断的民*(米*卒)主义蔓延就会导致叶甫根尼娅所说的情况发生。 尤其是被安上了“叛徒”这个称呼之后。 排挤和欺辱必定会接踵而来。 “难怪,这样确实无法继续上学了。” 陈轩回了她一句,算是肯定了她的说法。 闻言,叶甫根尼娅才接着说道。 “是啊,那两年实在是太可怕了…” “后来我听说父亲卖掉了哈尔**科夫的房子。” “而我则留在了基*辅讨生活,直到被您带到苗瓦迪来。” 她说到这里,空出一只手从胸前扯出了一条吊坠。 伸向后方递给了陈轩。 吊坠还是温热的,带着她的体温。 陈轩接过后单手拨开吊坠的盖子,里面是一张全家福。 拍摄的背景很有意思,她和家人的身后就是一辆T80坦克。 而且还是半成品,是个还未吊装炮塔和发动机的钢壳。 从模糊的小幅照片中还能隐约看到生产线的吊机和生产工人。 一位佩戴着身份牌、穿着真皮夹克、戴着鸭舌帽的男人正抱着个小女孩站在坦克钢壳上。 下边则是一位身材高挑,同样佩戴着身份牌,眉眼和叶甫根尼娅有七分相似的美妇人。 这张全家福基本就能证明她所言非虚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