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六部和中书省缺人手?皇家学院、东辑事厂、皇城司、内监等衙门也缺人手! “先从国子学选人。” 赵桓沉声道:“可堪一用的就直接调入六部行走,先把六部缺少人手的问题解决了。” “诏告天下,加开恩科。靖康四年加一次,靖康五年接着加,一直加到靖康十年。” “待靖康四年的恩科考完? 估计从国子学先调出来的这批人也锻炼的差不多了? 直接外放成乡官。” “至于现在,先把布政使司所需的属官解决? 其次是州属、县属? 乡官先从县吏之中挑选。” “如果实在不够用,可以允许官员推举民间有才学之士? 通过吏部的遴选之后先从乡官或者县属的属官做起。” 这几乎也是没法子的法子,而且眼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法子了。 无论是赵桓自己掌握在手里的东辑事厂、皇城司、内监等衙门? 还是朝堂上的中书省、六部和其他监、寺? 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人那么简单—— 如果单纯的只是需要人,那大宋根本就不缺。大宋缺少的是足够的读书识字的人,而且还得是人品能差不多的那种。 而一个皇帝再怎么牛逼,再怎么杀人如麻? 他也没办法立即变出足够可用的人手! 所以赵桓也只能退而求其次? 争取先把紧缺人手的问题解决掉,再通过一点点儿的培养人才来解决问题。 至于科举? 科举肯定会接着开下去,毕竟科举这种事儿不光是为国选才这么简单,这里面还有天子门生这么个说法,这可是皇帝用来拢络人心? 掌控朝堂所必须的不二法门,不可能就这么废掉。 待李纲和李若冰等人躬身应下之后? 赵桓又接着问道:“吏部还有什么问题?” 李若冰摇了摇头,答道:“回官家? 只要能把人手的问题解决掉,吏部便没什么问题了。” 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