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比如说路面的小坑、沥青的裂缝、亦或者路肩白线的污渍! 应该在哪个小坑前一米处刹车切线,又应该在哪次走线压到路面沥青的缝隙,路肩白线污渍处要保持多少速度,才能做到极限吃路肩而不会出界。 只有通过这种赛道上的细微参照物,一次次不断微调挑战着失控,才能达到陈向北的极致操控标准。 当然,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,先不说这么多细节特征要记下来。 单单上百公里时速赛车呼啸而过,眼神能看到这些参照物都不容易,极其考验车手的注意力集中! 这就是为什么,陈向北在练习赛结束,就赶紧回到酒店的原因。 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,来让自己回忆数十个赛道参照物,然后再去对照中岛一贵的录像看有没有出错。 还是那句老话,街道赛没有容错率,陈向北必须全对! 对于陈向北这种“悟道”状态,奥德托非常有经验,当年舒马赫就是这样一个人安静在脑海中复盘。他特意嘱托后续返回酒店的车组成员,不要去打扰留出空间。 …… 一夜过去,陈向北精神抖擞的走出房间,整个人的状态相比较之前截然不同。 练习赛阶段,哪怕陈向北没有表现出来,事实上他依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。 赛道的不熟悉,赛车的操控适应,职业生涯的前景,甚至于现场支持者的期望,都在无形中对陈向北施加着压力,告诉他这场比赛输不起。 可是现在,他认为自己已经掌控了东望洋赛道,实力带来的自信跟底气! 周六的东望洋赛道要更加热闹,官方给出的预测数据,今天观战人数将会超过三万。 陈向北最后一圈练习赛的爆发,更是成为了媒体宣传的噱头,港澳记者纷纷用着搞出大新闻的心态,用各种头版大字标题,宣传格兰披治大赛车将出现一位中国杆位车手! 至于陈向北能不能拿到杆位那不重要,反正新闻要的热度跟曝光度已经有了。 车组成员没有像周五那样赶早前往P房,赛车的最后调校已经完成,排位赛跟正赛按照规则都不允许更改设定,提前去变得没有任何意义。 等陈向北一行人抵达东望洋赛道的时候,现场已经能用“人声鼎沸”四个来形容,放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观众。 “哇,北哥,这得多少人啊……” 阿勇无比惊叹的问了一句。 “淡定点,小场面。” 陈向北表现波澜不惊,实际上内心也是受到震撼。 他上辈子跑F2垫场赛的时候,见过比这更为宏伟壮观的场面。 可那些观众们是为F1车队而来。 现在这里面很多人,却是为了自己而来! “陈向北~~~加油!” “保持昨天的态势拿下杆位,创造属于中国车手的记录!” “澳岛格兰披治不应该由外国车手统治!” “车神北,你永远是我心中的No.1!” 听着这一声声呼喊,哪怕陈向北情绪一向很稳定,此刻都被感动的莫名鼻头一酸。 这就是主场带来的支持跟力量,很多东西无关成绩跟容易,仅在于陈向北是个中国车手,他承载者中国赛车的希望。 不用任何人提醒,这一站陈向北会拼劲自己的全力! 来到P房换上赛车服进行准备,格兰披治的排位赛依旧是标准半个小时。 不过由于街道赛的缘故,更加注重赛道的交通状况,以及考验车队的放车时机。相比较传统赛道,东望洋沥青路面抓地力很差,有没有橡胶残留对圈速能带来很大的影响。 陈向北练习赛为什么到最后能爆发出一圈,就在于那个时间点赛道抓地力最好! 趁着排位赛即将开始的空隙,演播厅两位解说按照常规介绍着赛事背景跟知名车手,以及对接下来的排位赛杆位进行预测。 “李老师,你认为这次杆位得主会是谁?” 港岛解说罗峰问出这句话的时候,脸上浮现出一抹玩味笑容。 “陈向北!” 没有丝毫犹豫,李冰就给出了回答。 于情,他得支持中国车手。 于理,陈向北昨天拿下了练习赛最快圈,成为杆位的几率最大。 “可是我收到小道消息,昨天车手北那一圈刺激到了很多对手车队,他们在最后时刻采取了偏向于排位赛的调校方案,就是为了抢夺格兰披治的杆位。” 街道赛都存在着难以超车的特性,就导致排位赛名次尤为重要。 本来诸如国本京佑、莫他拿这种顶级地头蛇,大家练习圈速都在伯仲之间,就拼谁排位赛发挥更好拿到杆位。 结果陈向北横插一脚,把练习圈速推到杆位记录附近,那就只能采取极端调校方案去抢了。 另外陈向北实力如何先不论,他头上可是有着F1测试车手的头衔。 F3赛事规格再高,终究还是一个F3,相比较F1有着天壤之别。 踩着F1测试车手拿杆位,毫无意味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! “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” 李冰没有争论,仅是简单回了一句。 杆位注定充斥着竞争,他相信陈向北能击败一切对手。 九点三十五分,距离格兰披治F3排位赛,仅剩下最后的三分钟。 陈向北的13号赛车点火启动,开始进行油液预热。 “北,按照预计赛道交通状况会很差,你需要抓住机会跑出飞驰圈。” 奥德托提醒了一句,现在最大的挑战可能不是陈向北的速度,而是跑出飞驰圈的时机。 “嗯。” 陈向北点了点头,接过陆晓曼递来的功能饮料喝上一大口。 今天澳岛的空气温度接近三十度,陈向北身上穿着厚厚的赛车服,又没有F1车手那种降温系统,必须赛前保证充足的饮水。 “奥德托,要不我们抢先发车吧?” 陈向北咽下这口水后,给了一个建议。 他知道越后面发车赛道抓地力约好,可同样到时候飞驰的赛车会越多。 还不如趁早出站,趁着没人空隙拼一圈。 “你有信心吗?” 奥德托反问一句,他把决定权交给了陈向北。 “有。” “OK,准备发车。” 没有过多废话,奥德托就下达了发车指令。 伴随着陈向北坐进驾驶座舱,车队成员纷纷上前鼓励道。 第(2/3)页